5月10日,建設川滇黔航運物流中心國際高峰對話在瀘州舉行。來自加拿大、美國、意大利、挪威以及國內行業領域內的30多位專家學者蒞臨瀘州,圍繞瀘州市在全省及長江經濟帶的區位優勢和戰略定位,為加快建設川滇黔航運物流中心出謀劃策。
瀘州地處川滇黔渝結合部,水公鐵空的交通優勢明顯。目前,瀘州正搶抓“一帶一路”戰略機遇,以綜合交通樞紐為支撐,依托瀘州港口加快建設長江上游川 滇黔航運物流中心。現已建成年吞吐能力100萬標箱的集裝箱大港,開通到長江中下游港口的集裝箱班輪每周30余班,川滇黔經濟腹地內實現鐵公水多式聯運, 集疏運體系健全。瀘州還建成保稅物流中心(B型)和進口糧食指定口岸,現已啟動瀘州港第二作業區的建設,正在爭創國家開放口岸和綜合保稅區。并建成378 公里“一環六射”高速公路網和185公里鐵路網,正在建設全省第三大支線機場和川南城際鐵路。
參加川滇黔航運物流中心國際高峰對話的代表和專家,對瀘州如何搶抓機遇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國家戰略,如何依托優勢建設川滇黔航運物流中心,以及如何發揮港口物流的功能優勢來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等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
目前,西南商貿城、海吉星農產品商貿物流園、和潤糧油加工物流園、中國物流城市配送物流園、綠色建材產業物流園、海爾電器虛實物流園、電商快遞分撥中心等一大批投資10億元以上的區域性物流項目紛紛落戶瀘州,瀘州區位和戰略定位優勢突出,川滇黔航運物流中心正在加快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