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已將物流園區、甩掛運輸、鐵水聯運作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全國推進的突破口,將采取多項措施促進上述領域物流信息共享,加快物流資源整合。業內人士認為,此舉必將掀起全國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的新高潮。
物流園區:加大投入
物流園區是物流基礎設施網絡中的重要節點,而信息平臺建設已經成為當前物流園區發展的重中之重。《全國物流園區發展規劃》中就明確提出,要加強物流園區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整合物流園區現有信息資源,提升物流園區信息服務能力。
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于勝英巡視員認為,隨著我國物流業規模的不斷增長和物流園區不斷發展成熟,園區之間的信息互聯需求不斷涌現,企業對跨園區的人車 戶信用信息、車貨源動態信息、園區基礎設施信息等方面的共享需求越來越迫切;而交通主管部門也希望能夠通過園區信息互聯,最大化地將市場分散的信息資源進 行整合,從整體上提高物流運作效率。“而通過互聯應用,可以實現運輸組織場站化、運輸路線集約化、終端配送共同化、服務產品標準化。”于勝英表示,交通運 輸部為此還專門制定了《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物流園區互聯應用工作推進方案》 (簡稱 《方案》),指導開展工作。
記者了解到,此前,交通運輸部為推動物流園區建設,計劃“十二五”期間在全國范圍投資補助200個左右物流園區建設,到現在已經安排了39個物流園區 項目,補助資金共計10.5億元,其中扶持物流園區信息系統建設和互聯互通是投資補助的一項重要內容。而根據《方案》要求,今后凡是享受交通運輸部投資補 助的物流園區都需要完成與全國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互聯。據悉,各省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也將對物流園區互聯應用給予必要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并爭取當地 政府支持,完善項目建設、資金、財稅等方面的扶持政策。
甩掛運輸:需求迫切
甩掛運輸對于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需求非常迫切。交通運輸部道路運輸司副司長徐亞華表示,隨著甩掛運輸試點的深入開展,企業對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需求越 來越強烈。“從發展趨勢看,甩掛運輸正呈現出由企業向內部甩掛和單一線路甩掛,向聯盟型、網絡型甩掛發展的新趨勢,對于道路貨運信息資源互聯共享的需求更 加強烈。”徐亞華說,因此,要利用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現有成果,大力推進甩掛運輸企業信息互聯共享。
一方面,推進聯盟型甩掛運輸企業信息互聯。徐亞華坦言,目前,貨運物流企業最常用的信息獲取方式仍是傳真、電話等,差錯率、重復錄單率高,業務統計分 析能力嚴重不足,造成企業間合作效率低下,增加了物流成本。盡管企業有各自的信息系統,但由于系統各不相同,單據及流程標準不一,信息互聯共享難度很大。 因此,要積極引導企業利用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通過建立標準化的運單,加快實現聯盟合作的目標。
另一方面,推進網絡型甩掛運輸企業信息互聯。這類甩掛運輸的主體通常是規模較大的運輸企業,本身信息化水平不低,但在發展過程中面臨信息共享不足等問 題,制約了企業的進一步壯大,迫切需要與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對接。據徐亞華介紹,交通運輸部將結合推進網絡型甩掛運輸以及渤海灣、長江沿線等區域滾裝甩掛運 輸、公鐵聯運甩掛運輸等重點工作,引導試點企業充分利用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幫助解決信息化瓶頸。
此外,充分利用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引導甩掛運輸企業實現內部調度作業與上下游客戶間信息共享,提高物流企業作業效率和服務水平。同時,還將利用平臺加強道路貨運行業經濟運行監測,引導行業資源有效配置和健康發展。
鐵水聯運:互促共贏
而作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互聯應用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在鐵水聯運方面,下一步將重點推進以港口為樞紐節點的鐵水聯運信息系統建設、以港航電子數據交換中 心為核心的全國交通電子口岸信息系統建設,確立與國家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臺互聯互通的運作模式。“將通過優化多式聯運和水運口岸業務層、管理層和信息操作 層的內外部流程,逐步實現港航信息資源共享共用;繼續抓好集裝箱鐵水聯運示范項目和集裝箱海鐵聯運物聯網應用示范工程,建立多式聯運信息共享機制和動態數 據采集系統,為多種運輸方式間業務協同和信息共享提供基礎信息平臺;進一步加強港航電子數據交換中心建設,引導和推動各水運口岸建立以交通電子口岸為平臺 的跨區域、跨行業全程物流信息服務體系,提升貿易和運輸便利化水平。”交通運輸部水運局副局長王明志介紹說。
王明志表示,未來還將以全國水運行業信息化建設總體方案為基礎,深化水運信息化頂層設計,著力構筑水運行業電子政務、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信息集成應用,重點提高行業基本數據的源頭采集比重和縱橫匯集效率,在水運領域形成政府和企業信息化建設互促共贏的格局。